body,td,th {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imSun, "宋体", "Lucida Grande", Tahom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协同创新» 政策文件»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制度汇编(一)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制度汇编(一)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章程、人才制度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协同创新中心类型。

  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四)实施范围。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五)实施周期。

  “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二、实施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层实施。

  各类高校应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订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先行先试,积极培育。鼓励各地设立省级2011计划,结合当地重点发展规划,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发挥行业产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利用行业产业部门的资源与优势,引导和支持高校与行业院所、骨干企业围绕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国家每年评审认定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分类发展,择优支持。

  根据不同需求协同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分类型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明确有针对性的建设要求、准入条件、评审标准、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在高校、地方、行业等前期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每年择优遴选出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的协同创新体,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三)广泛聚集,多元投入。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和投入,形成集聚效应;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优质资源,吸纳社会支持,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经评审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可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和引导性、奖励性的资金支持。

  
三、计划管理

  (一)领导机构。

  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二)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来自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国际的知名专家组成“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评审认定、监督评估等提供咨询。

  (三)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

  引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开展论证评审、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
评审专家选取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同时,评审专家还必须对协同创新有较深认识和了解,为人公正,精力充沛。

  
四、实施方式

  “2011计划”的实施分为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步骤。

  (一)培育组建。

  依据计划实施原则,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和高校组织前期培育。重点开展协同创新方向确定、协同创新体组建、创新资源与要素汇聚、创新环境与氛围建设等,逐步形成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1.确定协同创新方向。从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行业、产业、地方的重大需求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方向选择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体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避免成为单纯的研究项目。

  2.组建协同创新体。由高校牵头,积极吸纳国内外优势力量,形成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体。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并结合协同创新体的特色与能力,切实地选择协同创新的模式与类型。制定整体实施路线,明晰各方职责,确定具体分工,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平台。

  3.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等方面的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以及国内外社会的支持与投入。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与基地、平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4.构建创新环境与氛围。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完善高校学生培养机制,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二)评审认定。

  在培育组建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按照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和综合咨询的程序,每年认定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1.申报条件。

  
(1)方向选择应符合重大科学前沿或国家、行业产业和地方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模式选取合理。

  (2)已建立了实质性的协同创新体,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机制和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3)从协同创新的实际出发,在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科研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方案具体,措施得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4)按照新的人才选聘机制,已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所有聘用人员不得在其他协同创新中心兼聘。有充实的科研任务,主持承担了一定数量在研国家、行业、地方以及企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有效地整合了相关的各类创新要素,形成了较强的资源汇聚能力,相关各方面的支持落实到位。

  (5)牵头高校和主要参与高校,协同创新方向依托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具备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在基础设施、研发平台、仪器装备、日常运转等方面,能够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障。

  2.评审程序。

  (1)组织申报。采取限额推荐的方式,经牵头高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其中,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和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可直接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专家评审。经形式审查合格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按照申报的类型,采取答辩的方式对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组按一定比例择优提出建议名单,并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
    其中,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以学术同行和管理专家为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和境外专家参与;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部门、企业管理和研发人员的作用;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突出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与同行专家的有机结合。

  (3)综合咨询。由“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采取会评的形式,在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咨询意见。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综合咨询意见,提出拟认定的建议名单,报领导小组审议后,批准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

  3.评审要求。
    除上述申报条件中提出的共性要求外,针对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设定具有针对性、特色化的评审标准。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且我国在该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好基础。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水平,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主要负责人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需求。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学术和人才培养水平。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在人员聘用考评、人才培养以及管理运行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了跨学科、跨高校乃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机制。已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任务明确,分工具体。主要负责人具有较高学术威望、较强的开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在该方向上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积淀和较明显的学科优势,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建有相应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切合国家及行业产业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得到行业产业部门的充分认可和有力支持。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机制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有组织创新的模式。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主要负责人在行业产业中具有较高声望和影响。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须在行业产业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行业企业的影响实力,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并建有相应的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基地。
参与企业、研究院所等应是行业内领先、影响力强,具有较好研发基础和对重大技术创新的需求与接受能力。有效地聚集了多方资源,得到了参与企业的实质性投入。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并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牵头高校在该方向、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具备协同创新的牵头实力,参加企业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产业影响力。已开展了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化的人员聘用与流动方式,形成了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新模式,改革成效明显。牵头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切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并建有相应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得到省级协同创新的支持,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绩效评价。

  “2011协同创新中心”坚持动态、多元、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建立由协同创新体以及其他方面代表组成的中心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立相应的组织和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中心成立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把握学术方向、指导人才培养、参与人员遴选、推动国内外合作等。牵头单位应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在人、财、物等方面为中心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条件,在政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以确保中心的良好运行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建立年度报告和周期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年度检查以协同创新体自查为主,牵头高校应在每年年初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中心上一年度的进展报告。中心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委托第三方组织评估。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于成效显著、评估优秀的中心,可进入下一周期的实施。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中心,国家将要求其整改或予以裁撤。

  
五、支持措施

  (一)政策支持。

  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应在自身现有的条件和能力范围内,给予中心充分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在此基础上,国家、地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给予中心新的、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成为高校改革优先发展的实验区。

  1.在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人才培养机制、招生模式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赋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的相对自主权。

  2.在研究生招生、优秀人才计划、公派出国学习和交流等相关资源配置方面,给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和倾斜支持。

  3.在组织申报国家相关科技、文化、人才以及行业重点任务时,给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优先支持。

  (二)经费支持。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主要用于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和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直接相关的开支,不得用于与协同创新中心无关的支出。具体开支范围和资金核定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在资金管理办法中另行规定。
牵头和参与单位须严格按照国家财政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将作为中心年度检查和阶段评估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违规违纪现象,将从严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直接撤销“2011协同创新中心”。

  
六、其他

  “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评审认定办法、绩效评价办法等另行发布。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制度

 

  理事会议事规则(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本规则根据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章程制定。

  第二条

  协同中心理事会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决策采取理事会议制度,理事会议由执行理事长主持。

  第三条

  行政综合部为理事会秘书机构,行政综合部秘书长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四条

  理事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并于会议召开一个月前书面通知全体理事。理事会议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出席方可举行。

  第五条

  遇有两名理事长认为必要时,或三分之一以上理事联名提议时,执行理事长可在10个工作日后召开临时理事会议,并于会议召开前书面通知全体理事。临时理事会议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可举行。

  第六条

  各理事同等享有表决权,所议事项需出席人数的半数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第七条

  理事应亲自出席理事会议,因故无法出席会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委托其他理事代为行使表决权;或直接向秘书处提交本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及表决意向,否则视为弃权。

  第八条

  行政综合部秘书长应对所议事项做出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或理事会决议,出席会议的理事均应签字确认。

  第九条

  对理事会职责所列事项,理事以书面形式一致同意的,可以不召开理事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理事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征求意见稿)

  
一、

  学术委员会一般于每年12月份的第一个周末举行全体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亦可临时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学术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由中心行政综合部行政服务办公室兼任。

  二、

  学术委员会决议事项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

  三、
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出席才能举行。学术委员会需以投票方式做出决定时,须经与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可通过。学术评议事宜须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四、

  学术委员会建立会议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日期、地点、出席委员人数、缺席委员名单、议题、咨询评审意见、审议结果或会议形成的集中意见、主持人签字等。会议记录及相关材料由秘书处按规定保管和归档。

  五、

  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般不得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因故不能出席的必须向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请假。

  六、

  学术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在异议期内如有人提出复议,须征得半数以上委员同意,方可召开全体会议复议。已经复议通过的决定不再复议。

  七、

  学术委员会委员因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违背学术委员会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经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可以免去其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

  八、

  学术委员会在讨论、评定、审议与委员或其亲属有关的事项时,该委员应回避。在统计投票结果时,应将回避的人数从分母中减去。

  九、

  学术委员会委员须对学术委员会会议上讨论的事项严格保密;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对会议讨论情况及不同意见,绝对禁止以任何方式在会外散布或泄漏。

  十、

  如遇有紧急事宜需表决时,学术委员会主任可决定进行通讯投票。

  

  
工作例会制度(征求意见稿)

  
一、中心主任工作例会制度

  中心主任每年至少四次召集首席科学家举行学术会议(可以是视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见面会,统筹协调协同中心学术工作。

  中心主任每年至少四次召集行政综合部秘书长举行管理会议(可以是视频会议),协调协同中心相关单位的关系。

  必要时,中心主任召集首席科学家和行政综合部负责人举行联席会议,就协同中心的重要事宜进行沟通协商。

  中心主任定期向理事会汇报中心的各项工作。

  二、首席科学家工作例会制度

  首席科学家每年至少四次召集研究团队负责人联系会议(可以是视频会议),统筹研究部内部的科学研究和团队建设工作。

  首席科学家定期向中心主任和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部的科学研究及团队建设工作。

  三、行政综合部秘书长工作例会制度

  行政综合部秘书长定期向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中心主任报告工作,重大例外事项随时报告。

  行政综合部秘书长每月至少一次召集综合部主任、副主任以及下设4个办公室负责人召开管理工作会议(可以是视频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见面会。

  

  
人员出差请销假及备案制度(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进中心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结合中心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中心主任因公出差一个月以内的,应向行政服务办公室报备;出差一个月以上的,应向其所在协同单位的理事长报告,并知会中心的其他两位主任,送行政服务办公室备案。

  
二、各研究部首席科学家、行政综合部秘书长因公出差十五天以内的,应知会其所在协同单位的中心主任,并送行政服务办公室备案;出差十五天以上的,应向所在协同单位的中心主任报告,并送行政服务办公室备案。

  
三、研究团队负责人因公出差十天以内的,应向其所在研究部的首席科学家报告,并送行政服务办公室备案;出差十天以上的,经所在研究部的首席科学家同意后报中心主任批准,并送行政服务办公室备案。

  研究团队成员因公出差七天以内的,经团队负责人审批后即可离开;出差七天以上的,经团队负责人同意后报其所在研究部的首席科学家批准。

  研究团队负责人和研究团队成员在报告或申请出差事项时,应说明出差原因、时间、地点,并提供有关的函件和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出差时还须指定本研究团队在此期间的临时负责人。

  
四、行政综合部下属办公室负责人因公出差十天以内的,应向其所在协同单位的秘书长报告,并送行政服务办公室备案;出差十天以上的,经所在协同单位的秘书长同意后报中心主任批准,并送行政服务办公室备案。

  办公室工作人员因公出差五天以内的,经办公室负责人审批后即可离开;出差五天以上的,经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报其所在协同单位的秘书长批准。

  办公室负责人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报告或申请出差事项时,应说明出差理由、时间、地点,并提供有关的函件和材料。出差期间,务必保持通讯畅通。办公室负责人出差时还须指定在此期间的临时负责人。

  
五、出差人员出差期满后,返回工作岗位两日内,应到行政服务办公室办理销假手续,并口头或书面向分管领导汇报出差办事情况,有关资料交行政服务办公室或研究部(学术会议)存档。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续假的必须提前报告并经批准;出差不能按时返回的必须提前向审批人说明。

  
六、中心协同体范围内的出差不适用本制度。

  
七、出差请假原则上采用书面形式或中心网上办公系统申报,如遇特殊事件或紧急情况,可采用口头形式。

  
八、本制度所称的“以内”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上”不包括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