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td,th {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imSun, "宋体", "Lucida Grande", Tahom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外语语言研究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学生培养方案
(1)研究生学位课题来源于协同创新中心实际需求,高起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重庆医科大学分中心作为首席单位,联合协同体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的优势,将上述项目分解为分属于理、工、医类的100余子课题,这些子课题目标明确、时限性强,让协同体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生自由组织团队参与国家级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使研究生学位课题来源于实际应用,其目标是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团队意识、学术水平、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2)引导本科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激情,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专门为学生搭建了两个平台,一个是‘海扶之星’学生科研基金,另一个是暑假实验技能培训。“海扶之星”科研基金项目由学生自组团队,利用暑假开实验。实施6年来,参加答辩竞标的科研项目近100项,参与科研的学生250余人,学生已发表科研论文14篇,获得授权专利1项。暑期实验技能培训与‘海扶之星’学生科研不同的是技能培训更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技能培训实施5年来,已有300余名学生受益。
(3)积极开展协同体之间的交流与互访,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一是各协同体之间的专家互派讲学:重庆医科大学利用每年承办研究生暑期论坛及各类国际会议的机会,邀请各协同体之间的专家作为主讲嘉宾,为研究生报道各协同体的最新研究进展,2013-2014年,邀请各协同体的专家前来我校讲学达20人次;利用复旦大学承办超声医学国际会议(ISTU13)等,各协同体分别邀请王智彪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协同体师生报道重庆医科大学在超声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二是各协同体之间的研究生频繁互往:重庆医科大学已连续举办了八届超声治疗研究生暑期论坛,每年有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2013-2014年,来自各协同体的研究生参加“第七届超声治疗‘大家’暑期论坛”、“第八届超声治疗‘大家’暑期论坛”达50人;联合协同体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每年由各协同体轮流承担年度工作总结年会,参与上述项目子课题的研究生均参加年度工作总结,并在总结会上报告自己课题的研究进展。
(4)协同中心充分发挥各协同体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建设期内,将不断创新协同体间研究生培养制度:一是实施协同体间研究生理论课学习学分互认:学生到重庆大学学习的理论课程学分,重庆医科大学予以认可。二是实施协同体间导师互聘:重庆医科大学已聘请了复旦大学、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海扶医院13名导师为协同体研究生联合指导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产学研课题。